州市动态

红河: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红河州多措并举“招小商”建车间,吸纳2.5万余人就地就近就业
来源:云南日报          2025-07-17 09:09:59 【字体:

德熙纺织厂生产车间。

去年以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通过盘活资源、中介引企、扶持创业、扩容岗位等举措,吸引了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落地,建起了一个个充满活力的务工车间。截至目前,全州共“招小商”178个,建设务工车间181个,吸纳2.56万人就地就近就业。

中介为媒高效“招小商”

红河州研究制定政策,充分调动本地劳务公司及返乡能人等中介资源,通过“双向做媒”,“点对点”对接,协助党委政府“走出去”推介洽谈,邀请企业“走进来”考察交流,高效促成企地合作。

元阳县德熙纺织厂是该县首批通过劳务中介公司引进并实现投产的项目。“2024年2月,县内保收劳务公司了解到广西贵港德熙纺织厂将扩大生产规模,正在多方寻找投资地后,及时与厂方联系,通过中介牵线搭桥,政府积极洽谈,促使企业最终落地元阳。”元阳县常务副县长王毅福介绍。

2024年11月,德熙纺织厂建成投产,盘活闲置资产2500平方米,有效回引外出务工群众280人返乡就业。务工妇女杨克级说:“之前一直都在珠海打工,现在家门口建起了新厂房,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小孩,太好了。”

德熙纺织厂只是该县通过中介引企落地的一个事例。元阳县作为劳务大县,在中介引企“招小商”促就业中,建立一个企业、一个中介、一个小分队工作机制,“一对一”跟进对接、协调服务,目前已成功促成24家企业落地,吸纳当地2754人就业。

因地制宜催生“大岗位”

炎炎夏日,开远市昭余珠宝饰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一派繁忙,开模、注蜡、金属铸造、打磨抛光……工人们有序分工,正在加工小饰品。展示墙上,挂满了制作好的各种耳饰、项链等。

昭余珠宝饰品有限公司是开远市外出务工能人返乡创办的小饰品加工企业。近年来,开远市从创业者的角度出发,算好经济账,找准并放大本地投资优势,引导外出务工能人把技术带回家乡,支持创办企业。

“我们的产品以电商销售为主,产品通过物流发往广东跨境云仓,再由云仓分发至全球各地。”公司生产负责人李金玉介绍,2023年,她带着学习了近10年的饰品加工技艺回到家乡创业办厂,得益于开远市的各项政策扶持和要素保障,目前公司已建成600平方米厂房,年产值达1050万元,吸引了135名周边群众就业。

以小工序催生大岗位,蒙自市新安所街道通过外引优质企业、内培潜力企业,对当地水果产业补链增工,把原来外包的农特产品分拣、包装、加工、冷藏、物流运输等工序聚集在本地,催生出采摘工、分拣工、驾驶员、搬运工等多类岗位,辐射带动当地450余名群众就业。

2024年,蒙自飞花酿果酒厂在新安所街道落地投产,通过延伸石榴和蓝莓鲜果产业链,年消化鲜果900吨,创造岗位70余个。针对宝妈人群,企业开发灌装工、包装材料准备工等用工灵活的“妈妈岗”30余个,人均日工资可达150元,还方便群众照顾家人。

整合资源增加就业渠道

一大早,家住开远市灵泉街道聚源社区的李红芬就带着小孙女来到社区的蔬菜分拣加工车间工作。她忙着分拣韭菜,小孙女则在车间配套的儿童娱乐区玩耍。李红芬满脸幸福地说:“在这里打工月平均有1600元的收入,离家近很方便,还能边赚钱边照顾小孩,每天和工友们聊聊天,日子过得很充实。”

在聚源社区,像李红芬这样的群众还有很多。蔬菜分拣有效解决了有劳动能力但缺技术的居民和“宝妈”“银发族”等无固定工作时间的居民就业难题,平均每天吸纳社区附近80余人到车间务工。车间还配备了儿童娱乐区、一元食堂、医药箱、公平秤和饮水处等暖心设施,大家聚在一起拉家常,话发展,轻松愉悦的氛围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我们通过党组织聚资产、联企业,盘活2000余平方米闲置资源,打造出城市社区嵌入式家门口务工车间,服务灵泉街道辖区19个村(社区)务工人群,解决了缺乏技术和特殊人群的就业难题。”灵泉街道党工委书记邰剑平说。

除了分拣蔬菜的灵活型车间,街道还引进云南中汇衡服饰箱包有限公司建设技能型车间,每月提供约100个就业岗位,月工资2000元至6000元不等。两个车间共带动周边500余名居民稳定就业,实现群众下楼进厂门,上楼进家门。

服务升级端稳“金饭碗”

如今,越来越多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落地投产,技能型人才成为端稳饭碗的关键。

蒙自市草坝镇立足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优势,依托蒙自市“金手指”劳务品牌,提升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和务工输送服务水平,因地制宜开展种苗培育、扦插嫁接等培训,让农户出田地就能进车间。

在蒙自春晓高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苗嫁接车间,53岁的张进美和工友们正在熟练地嫁接番茄种苗。前几年,张进美一直都是外出务工,她返乡后通过培训成了嫁接工。“学会嫁接技术后,每天能嫁接5000至6000株种苗,忙时一个月最多能有1万元收入,在家门口务工太好了。”

建水县引进数字青年创业园,以数字技术为依托,推出用工信息、数字就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全链条服务,建设家门口的就业孵化园。

建水县的葡萄种植面积达9万余亩,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数字青年创业园引入虚拟现实(VR)技术,通过沉浸式虚拟空间,让群众学习疏果技巧,培训合格后由人社部门发放“疏果工”专项职业能力等级证书。经过培训,群众疏果收入从培训前的每天每人80元左右提升至200元左右,熟练疏果师人均日收入最高超过1000元。

建水县还在数字青年创业园打造民航CAAC无人机执照培训基地,培育无人机人才;孵化电商主播,培育紫陶类电商人才。通过开展好技能人才培育,让欧冠冠军足彩_欧冠足球竞猜-投注|官网:群众变成产业工人,吃上技术饭。

从出远门到近家门,从外出务工到返乡就业,红河州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连接起挣钱和顾家的“最短距离”,让欧冠冠军足彩_欧冠足球竞猜-投注|官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的梦想变为现实,也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收藏      |      分享到:
 相关文档:
中国政府网
微信 微博 电脑版
主办单位:欧冠冠军足彩_欧冠足球竞猜-投注|官网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 政协云南省委员会 | 云南省监察委员会 |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 云南省检察院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欧冠冠军足彩_欧冠足球竞猜-投注|官网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公众号 评议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